分類學研究與論文撰寫經常被批評不是科學,頂多是「記述與描寫之術」的原因很多,除了大多數的分類處理缺乏中心思想(例如物種觀)的指引,也缺乏現代科學的支持(例如基因交流、性狀演化、時空分布格局)之外,文章寫得不好也是主因之一。
一個好的系統分類研究至少應該要做到以下幾點才算是好研究:
- 完全掌握過往文獻的觀點與詮釋:我們看過太多照抄別人synonymy文獻的爛研究,對人事時地物數並不詳加考證;此外,引用的文獻不能只有分類文獻,還需要有生態、演化,甚至是該分類群涉及議題(例如農業、林業、公衛、生技)的文獻;
- 檢查足量的分類群與標本量:一隻標本並非不能被拿來發表新種,但是在大多數的狀況下,不足的分類群取樣和標本數量都不足以支持任何演化與遺傳的推論,如果沒有看到標本也不應該有任何臆測;
- 熟悉命名規約與命名:懂命名規約,而且在進行任何複雜分類處理時都能引用正確的條款;命名時也沒有文法錯誤,也不違背任何學術倫理;
- 能夠有條有理地陳述一個分類群的分類研究歷史: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認為有些作者不知道如何陳述歷史事件,所以整段文字看起來就像是無邊無際的廢話,重點是你看不到科學議題的進程,只看到某些人在何處採到甚麼標本或發表甚麼新種。最糟糕的是當成遊記在寫 (以為現在還是達爾文的年代嗎?)
- 新分類群與新分類作為是需要被檢驗後才能成立的:有太多太多的分類學者喜歡在前言的部份直接告訴你「我發現新種了,然後描述如下」,然後材料與方法頂多告訴大家他去那裏看標本,但從頭到尾沒告訴你他是如何判斷手上的材料應該被置於一個新分類群(或新分類處理)。正確的科學的寫法應該要在前言提出問題(有點像是假裝不知道),然後經過研究方法的檢驗以後再在結果中設置一個分類處理(taxonomic account)的段落。
- 研究方法一定要紮實:太多的分類研究只談什麼檢查標本、去多少國家採集、怎麼解剖和做標本,然後就沒有了。就算不做序列分析,就算只做形態分析,都需要特徵分析,需要外群比較,需要一些特徵同源性論證的方法,更別說是形態測量學的特徵選取,與統計分析策略了。但是多數的分類文章就是沒有,所以就容易被批評是一堆主觀的垃圾。
- 要有演化與生態概念但又不能亂寫:就算這個研究的目的是重整分類處理,也一定要記得所有的特徵都會牽涉演化與生態的意義,而不只是拿來作為物種鑑識的依據。如果A物種有某特徵,B物種沒有,那我們究竟要說該特徵是在A物種生成時新產生的?還是在B物種退化?我看到太多分類文章很隨意地把一個特徵的有無(present/absent)直接解讀成發達(developed)與退化(reduced),這真的就很不智。所以Systematic Entomology的前任主編Frank Krell就曾經在Taxacom上說過:在分類文章中所有的特徵描述都不應該只是作者的主觀陳述,而代表了作者對這些特徵的演化起源的觀點,甚至可以形成一種假說。如果有這樣的使命感與認知,就不應該只是照著某個分類群的行規來寫文章。
- 一定要有討論:如果仔細看看大多數的分類文章,都是把分類群的描述寫完以後,就直接在那邊thank you來thank you去。這不對啊~ 如果是科學研究,怎麼會沒有值得討論的地方呢?我發現每次我收到這樣的稿子,退回請作者寫討論這個段落再重新投稿時,有99%的作者根本寫不出來。有些作者會開始就分布地點大發「生物地理」的謬論,但是這樣的討論不寫也罷,只好退稿了。
- 要使用正確與達意的英文:有為數不少的分類學者是非英語系國家的人,然後他們習慣把文章發表在自己國家的學會、大學或博物館內的小期刊。這些期刊本身常常沒有什麼審稿機制,發表快速,所以很容易讓年輕人很快地累積一些小文章來成就一些名聲。但是這些期刊(為數不少)都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審查者與審查機制無法幫你改英文,也不會叫你改英文。很多文章的英文問題常常不在文法,而是在用字與行文邏輯。有些分類學者因為看到過往的文章都是簡簡單單寫個描述,再加一段採集的遊記就投稿了,所以有樣學樣,隨便寫寫就投稿。殊不知嚴謹的系統分類學寫作極度重視用字的精準度。例如lanceolate在植物學被譯為「披針狀」,但是這個詞就是不會使用在昆蟲上,就是一個植物學名詞。同樣是邊緣有齒,但是dentata和serrate就硬是不一樣。至於類似「A位於B左前上方,AB之間的距離為BC距離之兩倍」這樣的陳述應該怎麼寫才是對的?我還看過有些人連spherical、circular和rounded都分不出來。有些人是有樣學樣,但不太確定自己寫的是對的,如果審查者沒有找出來,就可能因此將錯就錯。
- 要有夠好的圖表:相信很多做過分類研究的人會發現,當你好不容易找到一篇文獻,卻發現沒有圖,或是那個圖糟糕到不行是很令人生氣的事。在分類文章中最可怕的狀況有幾個:(1) 物種的標本很爛,而且是因為研究者技術不好所以把標本弄爛;(2) 形態結構的解剖、染色、封片、包埋都很爛,破壞了重要了特徵;(3) 標本的影象很爛,不知道在拍什麼鬼東西;(4) 標本圖片與影象的標示很爛,應該要標的不標,連比例尺都有問題;(5) 地圖的標示不明或不妥,明明只有兩個採集點,為什麼可以把整個地區都填滿變成「廣泛分布」的樣子?(6) 應該做成圖表的卻用文字書寫,例如很多複雜的分類歷史是可以使用表來呈現的;(7) 多餘而且沒有意義的圖片,例如跑去泰國採集,卻放上原住民少女的照片是怎樣?還有,有很多「棲地環境」的照片看起來根本無法顯示棲地的特徵,硬是擺一棵樹就只是在那邊佔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