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模式標本的標籤需要被拍下來擺在論文裏嗎?

當我年紀小(?)開始寫分類文章的時候,曾經有老師質問我:「你們做鱗翅目分類的人為什麼喜歡把標籤排一排然後拍一張照片?」當時資質愚魯,不太知道怎麼回應,只覺得「其它大大都這樣做我就照做啊~」

但是現在我知道了,所以我又要來說故事。

不同分類群生物標本的標籤有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差別。植物有植物的規定,真菌有真菌的規定,只能做玻片的生物(例如草履蟲)有自己的規範,脊椎動物有脊椎動物的規定。但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標本上的標籤有重要到非要拍出來給大家看不可呢?

標籤需要被圖示在論文上這事在過去有幾個必備條件:
  1. 一定要是具有歷史價值的標本:所謂的歷史價值當然是由各領域自行認定。例如林奈、華萊士、還是什麼拉馬克的標本。為什麼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標本的標籤需要被秀出來呢?因為對喜歡考證史料的人來說,標籤的大小、標記方式、筆跡、樣式、排列都可以被拿來當成推斷標本來源、鑑定過程,收藏保存歷程的證據。
  2. 一定要有混亂的鑑定歷史:什麼叫混亂的鑑定歷史呢?例如模式標本地位有疑義、同一份標本被不同作者指定為不同物種的模式標本(也就是「異物同模」)、標本本身被變造 (例如是合成標本、偽造標本,或是被不當修補過的標本),或是標本本身在不同標本館中被轉賣好幾手。
  3. 該標本從來沒有被任何文獻圖示過:尤其是高度稀有物種,除了模式標本以外沒人見過,或是文獻上的記載與標籤不盡吻合。

雖然現在許多比較大規模又有錢的博物館會把標本影象數位化,但是絕大多數的標本館(尤其是動物學的部份)並不把標籤另行數位化,所以這對一些需要確認標本地位的研究者來說是非常苦惱的事。舉例來說,過去科技部曾經支持過一些數位典藏計畫,有些單位就乖該地把標籤分開數位化,而且通通擺到網路上。這使得其它科學家與大眾可以檢驗這些館藏鑑定的正確性,尤其是模式標本的真偽。果不其然,某單位的「模式標本」就被發現不是模式標本,其判斷依據就是標籤不吻合研究者對於該作者的筆跡與標籤型式的認知;而有些「一般典藏標本」卻被國外的研究者發現是失落很久的「模式標本」,而且還是來自中美洲。這也就是說標籤資訊本身不是沒有意義的東西。

然而標籤資訊是否應該被納入論文中討論,與標籤本身的影像是否應該被納入圖版排列是兩回事。如我上面所說,只有在吻合這三個要項之下,標籤影象才真的有必要被納入論文中,否則就應該在精簡圖版的原則下,不要納入那些沒有疑義,不太有人懷疑的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