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某地區的某分類群檢討」這類題目究竟應使用in?from?還是of?

Lademann在1870年的木板畫,描述Humboldt與Bonpland在奧利諾科河行程中的討論
今天談一個常見,但是很少被注意的用詞問題,也就是「某地區的某分類群檢討」(A taxonomic revision of XX in/from/of XX area)這類題目的介係詞應該用那一個的問題。你說這是一個什麼大事嗎?看起來都有人用啊~任取一個來用有差嗎?其實是有一些細微的差異的。我舉例來說:
  • A taxonomic revision of Papilio of Taiwan
  • A taxonomic revision of Papilio in Taiwan
  • A taxonomic revision of Papilio from Taiwan
差在哪裡?看起來不就都是「台灣產鳳蝶屬的分類檢討」嗎?我們先談of好了。各位認為使用of是否涉及以上的詰問?是否比較沒有作者與資訊接收者的立場問題?of相對單純的表達「台灣的」的意涵。

那in呢?in不是沒有人用,但是在所有分類群回顧或新分類群描述的文章標題中,使用in這種「指稱所在位置」的介係詞其實是相對少見的。而且在這類型的論文中,並沒有特別需要強調所在位置之必要,因此使用in是不被建議的。

那from呢?看起來好常見喔,到2017年還是有人使用。這事實上涉及幾個議題:
  • 你是誰?
  • 文章給誰看?
  • 你的人在哪裡?
  • 你的讀者在哪裡?
  • 台灣對你來說是本地還是它地?
在分類學發展的早期,甚至一直到20世紀中葉,使用from是非常常見的。但各位如果仔細一看是否會發現,使用from的作者幾乎不會是該地方的本國學者。為什麼?當你不是台灣人,然後你身處另一個國家或自己的母國,對著母國或全球讀者介紹遙遠的台灣所產的鳳蝶的分類回顧時,你一定會使用from。因為使用from就意味著台灣是它地,而「我」是這個資訊產生與傳播的中介者。

我換一個案例好了。假設我身為一個台灣人,對著國際科學社群宣稱,我在中南半島北部發現了一個新物種,那麼我使用A new species from XX聽起來好合理。但假設我現在跑到越南河內或是胡志明的大學去演講,然後我是用from跟「該國人」介紹這個新物種,不覺得使用from就帶有那麼一點學術殖民的色彩和尷尬嗎?

我相信一個標題訂出來以後,就應該是放諸四海皆準的,而不應該因為在不同場合出現而產生困擾。使用from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現在這個年代,應該要尊重在地生物資源與學術社群的前提下,我認為使用of是最為中性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